獨立記者基輔報道 — 俄軍轟炸超市 全民進入互不信任的戰爭狀態

2月24日清晨,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電視發表演說,向烏克蘭發出「特別軍事行動」,隨即入侵烏克蘭,轟炸基輔機場。俄烏之戰已展開了一個月,多次談判未能雙方達成共識。烏克蘭東南部城市Mariupol民居、醫院遭導彈轟炸,40萬居民在斷電斷水的情況被困在城中,出現嚴重的人道危機。

(文章由編輯整理,會員可登入聽獨立記者的錄音解說)

獨立記者陳子煜 (Alex Chan)進入首都基輔 (Kyiv),當地炮彈聲不絕,連記者也開始可以憑炮彈聲的大小分辨是俄軍,還是烏克蘭的反擊。留守基輔的國民不再留在防空洞,漸漸回到社區生活,透過不同渠道支持烏克蘭軍隊,保衛自己的國家。22日晚上,記者身處在500米以外的超市遭俄軍轟炸,第一次近距離感受炮彈的威力。記者說,俄兵有時誤入基輔,在街上不時傳出荷槍實彈的巷戰。硝煙在空氣中飄浮,讓記者感受到是戰爭帶來的冷血和互不信任的不安。

俄烏兩族 在戰場複雜的心情

俄烏兩國邊境唇齒相依,歷史相連,不少烏克蘭有俄人有血脈關係,兩國過去在世界體壇互相支持,俄羅斯鳴炮入侵烏克蘭之後,完全摧毁兩國民族的友誼。

陳子煜說,借宿給他的婆婆出生在烏克蘭,姓氏是俄姓,家族與俄國民族有淵源。當地人向記者說:「百思不得其解,為何俄國打我們?」戰爭也令一向堅持和平的百姓進入了戰爭的狀態,「過去我連蟑螂都不會殺,現在有軍人衝入來,我一槍打死他」,借宿給記者的婆婆對記者憤然說。

超市被轟炸,裡面有不少是烏軍的糧食。(陳子煜攝)

「基輔不時有軍事宵禁,烏克蘭軍人一旦懷疑是俄軍,就會開槍。」陳子煜說,宵禁期間,記者不可以在到街道隨意拍攝。

戰爭令城內人陷入恐慌,在基輔稍出現疑似是俄軍的身影,便觸動烏克蘭人的神經,在街上連記者有時覺得不時有「奇怪」的人,不知是自己疑神疑鬼,還是真有間諜。「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在拍攝路障,烏克蘭政府昨(22日)稱拉了100名間諜,但詳情內容全然不知」。陳子煜說,事實上偶有俄軍誤闖街道,引發槍戰,因此烏克蘭士兵對於俄軍十分警惕,遇上「疑似」的俄羅斯人,他們會主動走近對他們說烏克蘭文,並要求對方發正音讀出烏克蘭文,以分辨對方是否俄羅斯人。

資訊戰中的兩面

陳子煜說,現時基本上只有超級市場營業,開戰首個星期基輔居民跑到蘇聯時期建設的防空洞避難,始終防空洞資源有限,目前已漸漸回到民居,對於轟炸聲、槍聲他們也習以為常,留下來的人也聽天尤命。有外媒報道,仍然留在基輔的人,都靠收音機接收資訊,畢竟網上的資訊太多,難分真偽。

俄軍在網絡發放3月22日空襲的影片,說明只空襲「軍事設備」。

3月22日晚上,俄軍擊導彈擊中記者住所500米以外的超市,造成8人死亡。俄軍即時發放影片,指俄方轟炸的是儲存武器的「軍事設備」,以反擊西方媒體經常指摘俄軍不人道地「攻擊民居」。陳子煜指,對於「軍事設備」的界定,俄烏雙方也有不同的解釋,目前烏克蘭全國上下用自己的方法支持軍隊,連超市也是放滿軍方的糧食,因此俄方所說的「軍事設備」漸漸包括了其他民用建築和商店。

對於西媒追貼基輔被轟炸的地點,烏克蘭總統顧問Alexey Arestovich 曾在社交媒體怪責記者,清晰被炸毁的圖片等於告訴俄軍知道烏軍情況,報道跟間諜有什麼分別。在戰場上,記者完全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烏克蘭人亦陷入一個厭戰的狀態。

閱讀更多

俄烏戰進入第二周 來自戰地的聲音:圍城戰下的人道危機

烏克蘭

莫斯科時間2月24日清晨5時55分,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電視演說,宣布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他聲稱沒有計劃佔領烏克蘭,但尋求烏方的非軍事化,呼籲烏軍投降。普京宣戰後不久,烏克蘭首都基輔及多個城市都傳來爆炸聲,烏克蘭人從睡夢中驚醒,戰爭已近在眼前。

開戰13天以來,俄羅斯多面入侵烏克蘭,俄軍採取圍城策略,加上密集空襲,各地爆發激烈巷戰。在烏軍及民兵抵抗下,俄羅斯速戰速決的戰略未能實現。普京聲言戰爭將持續到烏克蘭接受他的要求並停止抵抗為止,國際社會憂慮若戰事持續,會演變成消耗戰,恐釀成巨大的傷亡與損失。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3月7日表示,俄烏戰爭爆發至今近兩周,已有逾1200名平民傷亡,包括至少406死,801人受傷,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gansk)通報的受傷平民最多。聯合國統計,目前超過150萬人逃離烏克蘭,是二戰以來歐洲發展速度最快的難民危機。

面對戰爭,仍有不少烏克蘭人選擇了留下來,記者連線採訪了身處不同城市的烏克蘭人,他們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捍衛家園,想辦法把戰地的聲音傳出去。

烏克蘭
在避難的地下室,失去家園的烏克蘭人席地而睡。(受訪者提供)

斷網缺電 被俄軍圍困

烏克蘭東部戰略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Mariupol)遭俄軍包圍持續轟炸,原定周日(3月6日)第二度停火以重啟人道走廊,讓居民疏散,惟俄烏雙方互相指摘對方破壞停火協議,撒離行動一度告吹。[1] … Continue reading來自馬里烏波爾的44歲紀錄片導演Sashko Protyah在戰爭第二天提着輕便行李趕上火車,離開自己的家,前往另一個城市做起義工,參與後援工作。

「我坐上幾乎是最後一班離開馬里烏波爾的火車,當時路軌附近有打鬥,列車停駛了好幾次,到了翌日(戰爭第三天)火車運行系統已遭破壞。我在網上看到照片,才發現我家對面的住宅被炸毀了,馬里烏波爾已遭俄軍重重包圍。」Sashko說。

被圍攻多天的馬里烏波爾,陷入斷水斷電,糧食匱乏的的困境,國際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MSF)形容當地局勢是災難性的,而且「一天差過一天」。Sashko的母親沒有和他一起離開馬里烏波爾,反而選擇留在市中心一處地方,他告訴記者,已經聯絡不上母親五至六天了,實在有點擔心,「無法聯絡到城裏的人,沒有網絡、沒電力沒暖氣供應,當地氣溫持續低於攝氏零度,人道走廊卻遲遲未開通,這是21世紀嚴重的人道危機。」

閱讀更多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1 註:3月7日,俄烏第三輪和談結束,俄方提出在3月8日早上10時暫時停火,在五個烏克蘭城市開啟人道走廊,包括基輔、車尼哥夫、蘇梅、哈爾科夫及馬里烏波爾,撤離路線通往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烏克蘭拒絕建議。

經歷兩次革命的前烏克蘭記者Victor Tregubov:這不止是一場在戰場上的戰爭 也是資訊之戰

烏克蘭

2022年3月1日,基輔電視塔被俄軍導彈襲擊,嚴重影響烏克蘭電視頻道播送新聞。沒有電視台,市民可以靠什麼渠道取得最新資訊?烏克蘭人是否一早已不靠電視台接收訊息?

烏克蘭前記者Victor Tregubov 表示,烏克蘭的市民,甚至是記者,現在主要靠社交媒體接收資訊。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網上湧現大量的假新聞,到底人們該怎樣處理不同的資訊?《誌》記者訪問Victor Tregubov,了解在大時代中記者內心的掙扎、烏克蘭現今的傳媒生態以及俄烏之間的資訊之戰。

記者找Victor的時候,問了他一句「How are you?(你最近怎樣?)」,Victor隔了一小時回答記者:「I’m so fine it’s almost embarassing,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around. Thanks for your interest! (真慚愧,我在這個時勢下過得很好,謝謝你的問候!)」2022年,Victor 已放下記者身份3年,但這並不代表能夠從社會事件抽身,因為他是個烏克蘭人,與自己的城市、國家共同呼吸著⋯⋯。

烏克蘭
2022年3月1日,基輔電視塔被俄軍導彈襲擊,嚴重影響烏克蘭電視頻道的播送。(網上圖片)

記者在社會事件中可以中立?不中立?

Victor 現年37歲,是一名專欄作家。Victor在大學讀傳理系,畢業後順理成章成為記者。Victor在2015年至2016放下了記者工作當兵,但之後又回到記者崗位。直至2019年,Victor 離開新聞界。

Victor 畢業之後就遇上了「橙色革命[1] … Continue reading」。

Victor 表示,「(作為一名記者)在這些政治事件中保持中立是幾乎沒可能的,因為你除了是一名記者,也是個烏克蘭人,你的性命就取決於這事件的結果,你會有立場的」。

不過Victor認為,作為記者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報道真相,報道所有所見的而不要隱藏事實。「你一定要對讀者誠實」— Victor形容,這是他在「橙色革命」和「廣場革命[2] … Continue reading」時替自己訂立的報道規則。

不過,現時烏克蘭的媒體又是否能保持所謂的「中立」呢?

「烏克蘭的媒體系統是有些毛病的。」Victor說。Victor認為,烏克蘭媒體的好處是夠多元化,可以覆蓋不同的觀點。不過,Victor也指出,烏克蘭媒體的問題就是「它們養不起自己」,往往靠讀者的捐款及國際基金,而主要來源是商業團體的捐款。Victor形容,烏克蘭商業團體等同於政治團體捐獻,所以靠商業團體捐款維生的媒體往往有既定的政治立場。Victor又說,一個媒體要養得起自己,才可以說是獨立。

閱讀更多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1 註一:2004年烏克蘭總統選舉由親西方的尤先科和親俄代表的亞努科維奇二人角逐。尤先科於同年9月被人下毒,雖然保住性命,但臉上留下疤痕。亞努科維奇最後勝出選舉,但引發「橙色革命」,最後導致重新投票。尤先科最終勝出選舉。
2 註二: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表示烏克蘭不會簽署歐盟的聯繫國協議,基輔隨即有示威。和平示威活動持續了兩個月。在政府採取行動驅散抗議者後,示威活動更趨激烈,政府武力鎮壓導致百多人喪生。 2 月 21 日,亞努科維奇和反對派領導人達成和解,其中包括在年底前舉行總統選舉。不久之後,亞努科維奇逃往俄羅斯。烏克蘭代理總統和代理總理明確表示,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拉近烏克蘭與歐洲的距離。

自組民兵、製汽油彈、運送物資、打國際線—戰火中,深信勝利終歸我們的烏克蘭青年

戰爭來到第9天,俄烏雙方死傷枕藉,雙方死亡人數各過千。俄軍導彈炸醒了烏克蘭的年輕人,亦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平靜的街道頓變一堆瓦礫,在戰火中年輕一代今日選擇逃亡?還是留在城中與俄軍打戰到底?留在國家,他們可以做什麼?被喻為二戰之後歐洲「最黑暗的時期」,四名烏克蘭青年各有命運,他們有共同信念— 勝利,終歸烏克蘭國民。

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的空襲警報器,每隔一小時至少響起一次,Victoria幾乎在避難所內徹夜難眠,她凌晨6時多回覆記者的訊息說:「沒有人想像到,我們要在21世紀面臨戰爭⋯,我不記得今天的日期,只知道這是我們生活翻天覆地改變的,第五天。」

2月24日凌晨5時55分,大部分烏克蘭人還睡眼惺忪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電視發表演說,宣布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Donbass)採取「特別軍事行動」,重施故技入侵烏克蘭,首天便轟炸基輔機場,之後民居和學校也無人倖免。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其後形容,普京令歐洲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黑暗的時期」。

首都基輔一個地下火車站,逾百名市民擠逼在這個臨時避難所。(由受訪者提供)

戰事今日(4日)已踏進第9天,坐擁世界數一數二軍事規模的普京,未能如願迅速拿下烏克蘭。反之,烏克蘭總統呼籲誓死留守基輔,國民上下一心抗俄,西方國家一面倒支持烏克蘭,經濟制裁俄羅斯,歐盟接納烏克蘭入歐申請、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美國宣布對俄關閉美方領空等陸續,各國亦同時接濟過百萬名倉皇逃走的難民。

俄軍未推進到西部城市,在警報器未再響起之前,記者連日採訪數名躲於基輔、西部大城利沃夫各地,以及經已逃到瑞典的烏克蘭青年,記錄他們如何在戰火紛飛之中,仍然自組民兵、製作汽油彈抗敵、協助調配社區物資;同時,城內城外的國民協力打「國際線」,在社交媒體對抗俄方連環假新聞的攻勢。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陣地,抱著「烏克蘭最終會勝利」的信念,與政府和軍隊一同迎戰這場世界曯目的戰爭。

基輔地鐵站避難  轟炸聲每分鐘響一次

俄烏戰爭的重點戰場落在首都基輔,23歲的Victoria 跟隨朋友一家逃到地底的火車站避難。現場聚集了逾百名市民,她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瑟縮成一團,頭上不斷傳出爆炸巨響。連續數晚,基輔炮聲連連,瀰漫緊張的氣氛,甚至有民居遭俄羅斯發射的砲彈擊中摧毁。

烏克蘭首都基輔上周六(26日)宣布全市宵禁至當地本周一(28日)早上,當局指,宵禁期間所有平民在街上均被視為敵人的一分子。由於所住的大廈沒有地牢,每當鳴起警報器,她也要連忙走到附近地下火車站、停車場的避難所躲避戰火。

Victoria曾藏身於一個空置停車場地窖,只有在日間時間,她才能走到地面活動,喝口茶定驚。(由受訪者提供)

「抱歉,警報聲響了好一段時間,所以我無法回覆你。」連續數晚,Victoria都在被窩裡輾轉反側,比起自身安全,她更憂慮烏克蘭的命脈和其他國民的安危,「當你的人民被殺,你的城市被摧毀,你的藍天因為(俄羅斯)導彈而變得黯淡無光⋯這是烏克蘭獨立歷史上最可怕的日子。」

即便開戰後的每個晚上過得特別艱難,​​她始終沒有離開,「這是我的城市、國家,我會一直待到最後。」

民兵父親通宵巡邏 女兒製汽油彈後勤支援

俄羅斯宣戰首天,基輔即時出現「逃亡潮」,大批民眾爭相提取現金、打包行李,離城往西走的車潮、火車站都大排長龍。23 歲的 Daria Kostiuk 當日跳上火車,回到位於西部的家鄉克米爾尼克(Khmilnyk)。面對突如其來戰爭,她坦言初時感到很害怕,不過她卻比想像中快快平復心情,「因為我們真的很勇敢,我的家人、親戚、鄰居——他們都留下來了。」

閱讀更多

再沒有安全的國土 他方的烏克蘭人: 戰爭由一少撮瘋狂的人發起,烏俄人都不需要理解戰爭原因

烏克蘭

去年(2021年)12月, 在瑞典舉行的一場歐洲安全會議上,俄羅斯外交部長Sergei Lavrov 嘗試阻止北約繼續擴張,歐洲可能會重回「軍事對抗的噩夢」。多個月來,俄羅斯不斷調動軍隊和機械武器,又承認在烏克蘭邊境加強軍力。 烏克蘭人Pavlo 去年已經搬到阿根廷埋首學術研究。始料不及的戰爭來到第5天,他一直在遙遠的他國關注自己家鄉的戰火。

普京在2月21日,承認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兩個地方政權「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並在24日清晨正式宣布對烏克蘭展開「特別的軍事行動」,一場戰爭不可收拾。縱使周一(28日)在白羅斯邊境舉行了一次漫長的俄烏談判,並沒有阻止這場戰爭,戰事有愈演愈烈之勢。 Pavlo和大部分的烏克蘭人都以為這是習以為常的軍事威脅,萬萬沒有想到這場戰火一發不可收拾,並蔓延至烏克蘭的首都基輔,50萬國民逃離自己的國家。

受訪者提供2月26日(周六)的相片,烏克蘭幼兒醫院遭受俄軍砲擊,導致不少年幼的烏克蘭孩童喪命。
烏克蘭
在往基輔的路上,一架汽車被損毀。(受訪者提供)
烏克蘭
Pavlo 的家人在逃往西邊的路上藏在地窖躲避導彈。(受訪者提供)

開戰之前,普京一直表明會以和平手段解決烏克蘭危機,研究烏俄兩國的學者普遍認為不會動干戈。在北京冬奧前夕,俄方派10萬兵力包圍烏克蘭國境,屯重兵在東部及白羅斯邊境進行軍演。2月1日,普京仍表示會找方法確保每個人的安全,避免戰爭。及後普京與多國領袖會面,仍未有戰爭的跡象。冬奧之後,據白宮引述消息指,俄軍在烏國邊境集結近20萬軍人,戰爭一觸即發,多國旋即進行撤僑行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戰前一天,仍要求與普京對話及交待戰爭的原因,但都不得要領。

俄羅斯於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在邊境屯兵恫嚇,進行「切腸式」的入侵及吞併行為,烏國國民都有此經驗。國民以為東部兩個親俄政權「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將會是克里米亞的翻版,因此周一兩區被俄方宣布獨立,仍不以為然。Pavlo 也沒有料到導彈直飛民居、學校、醫院,俄軍正式入侵烏克蘭,甚至劍指首都基輔。

沿西邊走 還是聽到砲彈的聲音

Pavlo說:「大部分人都以為這會是烏克蘭東部的事情,但俄羅斯軍隊政治試圖進入烏克蘭是非常令人震驚和意想不到的。」 

Pavlo 最擔心正是住在基輔邊陲的父母。「我的父母為了遠離基輔的砲擊,在地下鐵站躲避了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砲擊也沒有停下來,所以我叫他們離開,到距離基輔100公里外的度假屋避難。」但由於度假屋並沒有電力和熱力供應,Pavlo聯絡到男友人幫忙協助父母離開。 父母最後遷到烏克蘭西部的一個農場暫住。 在農場附近有一座軍事機場雖然這數天也曾受到砲擊,但相對比其他城市安全。

閱讀更多

烏克蘭國家保衛戰 國民肉身阻坦克 副總統徵IT精英抵抗假新聞

俄羅斯全方位入侵烏克蘭已進入第四天,首都基輔多處民居被轟毁,開展激烈的街頭戰。周六(26日)烏克蘭政府公布至今有198人死,3名兒童喪生,1,115人傷;總統府公布估計有3500名俄軍亡,有200名士兵被俘虜。俄羅斯至今沒有公布俄軍的傷亡數字,俄媒則開始發布軍人的個人專訪影片,表示軍人沒有被烏克蘭俘虜。

今日烏克蘭 明日台灣?從烏克蘭戰火看兩岸關係與暗湧

約一個月前,2月4日,中俄兩國領導人在北京冬奧前高調會面,會後發表中俄聯合聲明呼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應停止擴張,而俄羅斯則表態支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在中俄領導人會談席上,烏克蘭、台灣兩個名字又併在一起。

還不到一個月,北京冬奧閉幕數天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清晨正式對烏克蘭發動海陸空全方位襲擊,並連續向首都基輔發炮。一再否認開戰入侵的普京,終於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美國、歐盟、日本紛紛向俄羅斯作出經濟制裁,可是這些「提早預告」的制裁並無阻這場戰爭的發生,西方國家國民看到國家的無能均感到心灰。獨裁政權開戰,各國無力阻止,民主制度的文明是否氣數已盡?

第一炮開出之後 官媒「中國式」挺俄

在烏克蘭局勢緊張之際,在北京地區發行的《新京報》旗下國際頻道《世面》發布一則微博貼文,將內部工作交流資訊發到公開頁面。貼文內容提及「即刻起,烏克蘭相關發微博。都用世面首發,大號再發,推世面,對俄不利、親西方的不發。首發前給我看文案。」媒體的主管主辦單位為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雖然之後帖文被刪除, 但中央的統戰方向已經大致上確定。 《央視新聞》(24日)報道烏俄最新情勢,提到烏克蘭局勢急劇惡化,安全風險陡然上升。中國駐烏克蘭使館發出最新提醒,要求在烏克蘭的中國公民、中資企業「可在車身明顯處貼上中國國旗」。

西方針對俄羅斯實施進出口制裁,中方就反其道而行,力挺俄羅斯這位長遠伙伴,立刻開放關口。中國海關總署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根據中國大陸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俄羅斯聯邦農業部關於〈俄羅斯輸華小麥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補充條款》的規定,允許俄羅斯全境小麥進口。

閱讀更多

俄羅斯總統普京清晨發表軍事演說 向烏克蘭響出第一炮 137烏克蘭國民人亡

俄羅斯周一(21日)承認烏克蘭東部親俄分離主義者自行成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之後,俄羅斯與美國談判隨即破裂。俄羅斯總統普京周四(24日)清晨6時在電視發表演說,宣布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Donbass)採取「特別軍事行動」。烏克蘭國家邊防部隊證實,俄軍坦克軍早於周二從烏克蘭北部多地區跨越國界,進入烏克蘭。